再迎創業創新潮 你我都是主角
導語:創業不講出身,更無論貴賤,創業項目可以“高大上”,亦可平凡無奇。它不是少數人的游戲,而是每個人都可以擁有并實現的夢。
在中國政府網、中國網絡電視臺共同主辦的《發現雙創之星》主題活動上,眾多身份各異、年齡不同的人有一個相同的稱呼——“創客”。他們中既有得到李克強總理接見的大學生創業代表,也有年銷售額超4000萬的殘疾人創業模范;既有用做游戲的方式做餐飲的90后創業先鋒,也有重新定義O2O洗衣的“70后”創業典型。所謂“英雄不問出處”,創業讓“繭”化成了“蝶”。
而在這些“創客”們決定通過創新創業把握自己命運的那一刻,這個國家也已經隨之改變。
自改革開放以來,中國經歷了四次創業大潮。上世紀八十年代,靠買賣商品賺取差價的“個體戶”開始出現,主要參與者是社會無業人員;九十年代,“下海”經商成了一個熱詞,主要參與者有機關工作人員,科技工作者等;到了2000年,互聯網開始普及,一大批海外留學人員歸國創業,一批優秀的互聯網企業應運而生。
此次創業潮的出現始于新一屆政府上臺。李克強總理提出了“大眾創業、萬眾創新”的號召,同時政府積極從政策環境上放松管制,降低創業成本,培育創業創新土壤。可以說,在政府的大力推動下,創業創新的理念已經深入人心,萬眾創業創新的熱情得以點燃。
所以,與前三次不同的是,新一輪創業潮中既有海歸創業者、精英離職創業者,也有返鄉農民創業者和大學生創業者,全民一起助推第四次創業浪潮。
中國歷史上每一次經濟活力的涌現,伴隨的都是思想的解放與各方合力的凝聚,這其中,人是關鍵的因素。馬克思主義唯物史觀告訴我們,人民群眾是歷史的創造者。在任何時候,推動生產力解放和社會發展,歸根到底還得靠人民群眾,靠無數默默耕耘的個體。從30多年前的承包責任制,到今天的各種改革創新,的確可以看到民智在其中起到的中堅力量。
今天,我們有幸生活在一個智力大解放的年代。隨著教育的進步、互聯網的普及、新經濟的崛起,腦力勞動和體力勞動不再涇渭分明,分工也發生了革命性的變化。人人都有權實現康德所謂“要有勇氣運用你自己的理智”,走向“成熟狀態”。創業不講出身,更無論貴賤,創業項目可以“高大上”,亦可平凡無奇。它不是少數人的游戲,而是每個人都可以擁有并實現的夢。
今天是創業好的時代,過去一年,中央層面不斷地做減法,加大簡政放權力度,優化創業生態環境,為創新創業掃除障礙、創造條件。但這并不意味著創業者的付出就應當減少,也并不鼓勵一蹴而就的成功幻想。當政策的春風吹破“創”的藩籬,對創業者來說,只有以“業”為重,低下頭做事,方能實現創造之業的“野火燒不盡,春風吹又生”。
采訪3W咖啡的創始人許單單時,他說,有一段時間連店里的水電費都交不起,三個創始人不得不去給物業大哥點煙祈求寬限幾天。從英國劍橋學成歸國的高始興在創辦思必馳之初,為了省錢,經常坐著夕發朝至的長途火車去見客戶。厚積而薄發,才是成功者的共同之道。
真格基金創始人徐小平說:“在這個時代,一旦開始創業,那就是你終身的職業。” 創業不以一時成敗論英雄,更不會用利益的標準框定每個人的角色扮演。當創業者決定參與、融入這場創業創新大潮之中時,就已經實現了對自我的突破,也已然成為了這個眾創時代的書寫者和踐行者。